公司承擔的青海省科技計劃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發(fā)布時間:2022-06-29 來源:信息員
近日,由公司承擔的青海省科技廳科研項目《高寒地區(qū)水工隧洞綠色建造及安全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驗收會在西寧召開,會議由青海省科技廳社會發(fā)展處喬順錄處長主持。參加會議的有青海大學、青海省水電設計院、水電四局、青海省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單位的專家,青海省科技廳、青海省引大濟湟工程建設運行局、西北水利水電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蘭州交通大學的領導和課題組代表共22人參加會議。
會上,青海省水利廳巡視員李海寧代表課題組簡要介紹了項目的立項背景、組織實施等情況。水電公司安全總監(jiān)周彩貴代表課題組從課題背景、課題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成果推廣應用前景等方面進行了匯報。驗收專家一致認為,課題研究成果豐富,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同意通過驗收。課題研究成果受到了科技廳與會領導的充分肯定。
該課題由公司安全總監(jiān)周彩貴根據公司承建的青海省引大濟湟項目提出構想,由青海省引大濟湟建設管理局牽頭,聯合西北水利水電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蘭州交通大學、地質勘測工程院,合作申請,項目實際執(zhí)行牽頭人為水電公司。該課題于2017年開始準備,2018年首次申報審核未過,2019年再次申報并通過立項答辯,2020年2月立項公示,2020年4月簽訂合同。項目合同預算經費300萬,其中財政科技專項資金100萬元,自籌經費200萬元。至結題項目總研究經費291.07萬元,其中財政科技專項資金93萬元,自籌經費198.07萬元。
該課題依托引大濟湟工程進行研究,首次針對水工隧洞工程構建了能夠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相結合的綠色建造指標體系,給出合理科學的評價方法;以現行圍巖分級方法國標BQ分級為基礎,給出層狀巖體引水隧洞圍巖精細化分級方法,對軟弱層狀巖體隧洞支護結構及支護時機的進行正交試驗,得到最優(yōu)支護組合方案;提出了小斷面隧洞地質預報工作流程,成功預測了隧洞涌水、突泥、坍塌等不良地質現象;研發(fā)了一種水工引水隧洞二次襯砌臺車,具體安裝簡單,材料使用少,節(jié)約成本投入的特點;基于隧址區(qū)山體植被及環(huán)境影響調查,對高寒高原引水隧洞建造對環(huán)境影響開展定性評估。通過引水隧洞建造對環(huán)境影響負效應評價系統總體設計及指標體系與權重計算,對評價指標量化,實現對環(huán)境影響的定量評價;系統實現負效應評價,并對負效應評價結果結合案例進行了分析驗證。
該課題形成了高寒地區(qū)水工隧洞綠色建造與安全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研究報告及子專題報告;完成《綠色施工管理手冊》《安全施工管理手冊》《標準化施工管理手冊》《TGS超前地質預測預報操作手冊》4個手冊;取得專利7項,獲得省級工法3項;發(fā)表論文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篇,CSCD核心庫論文1篇;制定發(fā)布企業(yè)標準3項,計劃申報行業(yè)標準1項;完成專著1本;培養(yǎng)各類人才7人,其中碩士5人,高級工程師2人;課題綠色建造各項指標經第三方評價達到合同要求;實現成本節(jié)約136.68萬元。
該課題是公司首次承擔的省級課題,為促進技術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了積極努力,獲得省級科技專項資金支持。課題的順利驗收對公司推動科技發(fā)展意義重大,激發(fā)了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熱情,為激勵科技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下一步課題組將根據驗收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并提請科技廳評價,評價后進行青海省科技獎項申報。